供水泵操作规程
文件编号:GC/HBYT 39-041-2014 修改次数:0
发行版本:D 页 码:1/4
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
本规程规定了供水泵操作、检查维护保养的内容和要求。
本规程适用于供水泵操作岗位。
2 岗位职责
2.1 负责供水泵的启、停操作工作,保障辖区生产、生活供水管理工作。
2.2 负责供水泵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。
2.3 负责供水泵的巡回检查及故障处理工作,熟悉管网流程,检查到位。
2.4 负责供水泵运行记录的填写工作。
2.5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。
3 操作、检查、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
3.1 操作
3.1.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
3.1.1.1 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完好。
3.1.1.2 检查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,有无缺少,润滑部位是否符合要求。
3.1.1.3 检查电机、泵周围有无杂物。
3.1.1.4 盘泵3~5圈,检查转动是否灵活、轻快,细听泵内有无杂音。
3.1.1.5 检查各阀门、管路压力表阀门是否按要求开或关,将泵内灌满水,是否将空气放净。
3.1.1.6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。
3.1.1.7 检查蓄水池水位、水质是否符合规定。
3.1.1.8 检查电压在340V~420V之间,配电设施设备完好。
1.1.2 启泵
3.1.2.1 检查配电线路是否正常。
3.1.2.2 打开泵进出口压力表放空阀排出泵内、管线内空气。
3.1.2.3 按下启动按钮,注意观察电压、电流、泵压、水量的变化情况,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,浆泵出口阀门慢慢打开,并调节到所需要的压力值。
3.1.2.4 出口阀门在关闭的情况下,泵连续运转的时间,不能超过3分钟。
3.1.2.5 启泵后进行全面检查,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泵排除。
3.1.3 停泵
3.1.3.1 逐渐关闭出口阀门,注意管网压力,保持压力稳定。
3.1.3.2 按下停止按钮停泵,同时关闭出水压力表阀门。
3.1.3.3 如环境温度低于0℃时,应将泵内的水放掉,以免把泵冻坏。
3.1.3.4 停泵后断开该泵电源。如长期停止使用,应将泵拆卸清洗,上油包装保管。
3.2 巡回检查
3.2.1 严格落实巡回检查制度,运行中定期检查电压、电流、泵压、排量、变频压力及变频频率、各仪表读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。
3.2.2 检查电机温度不超过75℃,轴承温度不超过65℃。
3.2.3 检查机泵振动是否超标,有无杂音或异味。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。
3.2.4 机械密封是否正常,漏水量应该是少量均匀的,滴水在10~30滴/分钟左右,发现刺漏立即停泵。
3.2.5 检查蓄水池液位和水质,如有异常及时汇报,并做好记录。
3.2.6 巡检中注意检查设备的清洁、润滑、紧固、调整工作。
3.2.7 定期检查管网、阀门、设备是否存在跑冒滴漏。
3.3 维护保养
3.3.1 例行保养(日保)
3.3.1.1 检查电机轴承,润滑油油质合格。
3.3.1.2 检查机械密封,其泄漏量不超标。
3.3.1.3 检查各部位螺丝,无松动、缺失现象,运转时无异常响声。
3.3.1.4 保持机组及附件清洁、无渗漏现象。
3.3.1.5 压力表灵敏、准确,连接部位不脏、不松、不泄漏。
3.3.2 一级保养(每1000~1500小时)
3.3.2.1 完成例行保养作业内容。
3.3.2.2 检查电机、水泵各部位完好无损,螺丝紧固,清洁完整。
3.3.2.3 调整机组各部位配合间隙。
3.3.2.4 检查或更换机械密封。
3.3.2.5 检查清洗、更换电机轴承润滑油。
3.3.2.6 按规定校对压力表。
3.3.3 二级保养(2500~3000小时)
3.3.3.1 完成一保作业内容。
3.3.3.2 解体整个机组,彻底清洗,检查保养。
3.3.3.3 更换或修复磨损部件。包括泵轴、机械密封、叶轮等。
3.3.3.4 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、保养,电机更换润滑油。
3.3.3.5 校正电机与水泵的安装水平,调整间隙在说明书允许范围。
3.4 及时填写《设备运转记录》。
编写单位:矿区服务站
编 写 人:辛永青 宋 亮
审 核 人:郭广吉
审 批 人:刘国民